• slider html5
  • html5 slider example
  • slider in html5
  • html 5 slider
  • html5 slider template

丹东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计划草案

发布时间:2014/1/14 10:00:00 来源:未知 浏览:()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提交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3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有力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初步测算,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17亿元,比上年增长12%。

  (一)沿江沿海经济带建设积极推进,新的增长极正在形成。沿江沿海“港区、城区、园区”一体化开发建设取得新进展。丹东港疏港高速公路开工建设,20万吨级矿石泊位进入设备安装阶段,港口功能进一步完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预计港口吞吐量1.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50万标箱,丹东港已迈入亿吨大港行列。丹东新区“九纵九横”的主干路网基础设施基本完成,部分城市公共设施项目和商贸地产项目已陆续竣工。大孤山经济区临港产业园完成场地平整2400亩,8.4公里疏港东路完工通车,精密加工园入驻重点项目11个。东港经济开发区易成国际物流园开工建设,宝华再生资源园利用PET瓶生产洁净切片项目进行设备安装。前阳经济开发区佰山建材轻体材料项目主体完工。翡翠湾开发建设稳步推进,重点地块土地收储及基础设施勘察工作初步完成,佳兆业壹号项目开工建设。

  (二)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50亿元,增长20%。全年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73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69个,续建项目204个。沈丹客专、丹大快速铁路路基桥梁隧道完成工程量80%。新鸭绿江公路大桥主塔封顶、主桥合龙。丹东机场新航站楼进入验收阶段。三湾水利枢纽工程落闸蓄水。丹东本钢不锈钢冷轧板、丹东纳诺科技能源装备等项目竣工投产。丹东黄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部分厂房封顶。万达广场商业部分、凤城亿丰商贸城竣工开业。丹东新区体育馆投入使用、东港大东沟水系景观工程向市民开放。大孤山重化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凤城团山子金矿采选、鸭绿江公路大桥口岸联检物流区、东港东北亚商贸城、宽甸兴隆大家庭、振兴区华美新天地、元宝区铁煤旅游文化地产、振安区溪山壹号等一批工业、商贸和地产项目开工建设。

  (三)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粮食种植面积240.7万亩,粮食产量95.8万吨。蔬菜播种面积30万亩,产量预计100万吨。预计肉类产量35万吨,水产品产量60.4万吨。新增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11.8万亩。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50项,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72%。县域重点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实现规模和效益同步增长。新增12个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00户。建立市级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12个、省级以上农产品出口示范区4个。完成小型水源工程133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万亩,新修、加固河道堤防118公里。新建农村饮水工程400处,解决了11万人饮水困难问题。

  (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0亿元,增长13%。“三百企业工程”加快实施,新增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40户、规模以上企业32户。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投入运行,186户中小企业获得担保贷款支持。省重点产业集群由3个增加到5个,汽车及零部件、防护纺织用品和仪器仪表3个重点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均突破百亿元。帕斯特谷物二期等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工业项目竣工投产,亿元以上重点项目竣工投产29个。预计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25亿元,增长20.7%。12户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新组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户、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户,新认定市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10户。

  (五)服务业稳步发展,城区经济实力增强。积极开展主题促销活动,促进夜经济繁荣,消费市场持续活跃。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2亿元,增长15%。丹东(振兴)中央商贸商务、丹东(元宝)商贸商务和东港现代物流服务业集聚区步入省级行列。金山、汤池、五龙背等城区工业园区稳步发展,进一步向城区下放了23项管理权限,促进了城区经济发展。虎山、凤凰山、大梨树、大孤山等景区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并部分投入使用。北国之春、凤城东汤、东港北黄海等温泉度假区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沟域旅游、乡村旅游持续升温。辽宁(宽甸)生态旅游实验区获省政府批准。国家级赴朝旅游集聚区项目已申报。预计旅游业总收入376亿元,增长12%。

  (六)招商引资取得成效,开放和区域合作步伐加快。重点围绕装备制造、仪器仪表、现代服务业、沟域旅游、地产等领域,开展4次大型境外招商活动,洽谈、推进、签约项目165个。预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0亿美元;引进内资项目到位资金498亿元,增长20%。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朝经贸文化旅游博览会,组织企业参加朝鲜平壤、广交会等国内外专业展会。东港水产品、丹东纺织服装和建材3个出口基地成为省级出口基地。预计外贸出口总额31.6亿美元,增长10%。丹东沿边开发开放试验区报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东北东部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东北东部经济带发展规划》初稿已编制完成。丹东港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等地建成陆港21个,到长春、牡丹江等8条海铁联运专线先后启动,东北东部铁路丹东至通化段客运正式通车。

  (七)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金融业健康发展。全地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6亿元,增长6.5%。其中,各项税收102.7亿元,增长6.9%。非税收入33.7亿元,增长5.5%,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23.6%。全地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24.5亿元,增长14%。预计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50亿元,增长12.5%;贷款余额785亿元,增长14.8%。实现各类融资220亿元。积极培育后备上市企业,已有1家企业通过发审会审核,4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4家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2家企业完成省证监局备案。辽阳银行进驻我市。全市已有村镇银行5家,小额贷款公司28家,融资性担保机构25家。

  (八)节能减排取得成效,生态建设不断加强。预计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0.89%。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预计减排量分别为2835.8吨、216.4吨、4871吨和1078吨。淘汰造纸等落后产能13.2万吨。开展清洁生产和推动合同能源管理工作,粉煤灰、废旧轮胎等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在多领域得到推广和应用。全面推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审工作,新建建筑均达到国家节能标准。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运行能力进一步增强。深入开展碧水蓝天青山工程,完成荒山造林4.4万亩、“两退一围”3万亩。城市绿化、内河治理、乡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有效开展,城乡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大梨树、河口、獐岛、五龙背4个村(镇)被授予“中国美丽乡村”称号。

  (九)民生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地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104.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25.4万人,企业参加养老保险83.7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100个,预计全地区新增城镇就业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公共电子阅览室49个。新增后洼遗址等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圆满完成“十二运”丹东赛区承办工作。职业教育不断加强,教育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改扩建20所乡镇以上公办幼儿园。新农合制度不断巩固和完善,人均筹资标准达到350元。市中心医院外科病房楼进入装修阶段。非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和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预计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和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均控制在省指标以内。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88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12685元,增长11%。人口自然增长率-0.36‰。政府承诺的群众温暖、城市畅通、老旧小区改造等八大民生工程有力实施,全地区建成保障性住房7000多套,实施棚户区改造20余万平方米,改造金海路、人民路、福春街等道路30余条,建设改造东升路、解放后路等排水工程,完成新老城区公交班次调整和新车上线运营。

  二、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

  2014年,全市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保持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计划1230亿元,比上年增长10%;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150亿元,增长1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1240亿元,增长1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计划484亿元,增长12%;

  ——外贸出口总额计划34.8亿美元,增长1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划23750元,增长10%;

  ——农民人均纯收入计划13830元,增长9%;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35‰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推进沿江沿海经济带建设,加快重点区域发展

  加快完善各类基础设施。丹东新区继续加快道路、电力、公共交通、学校、医院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全域绿化、美化,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大孤山经济区重点抓好海洋红港区新建泊位工程,加快疏港高速公路、疏港中路、临港北街等工程建设。东港和前阳经济开发区重点抓好易成物流园区、滨海商住旅游区、临港工业西区等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疏港高速公路、江山路、铁路编组站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快黄金坪连接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翡翠湾重点抓好化纤厂、黄海南厂、汤池汽贸城等地块土地收储工作;实施黄海大街、胜利街改扩建和39号坝门至黄海大街纵向贯通等基础设施工程。

  加快培育主导产业。优化园区产业布局,着力抓好主导产业发展。丹东新区加快建设仪器仪表、不锈钢深加工、装备制造、钟表珠宝、现代服务业等特色产业,重点抓好国际会展中心、纳诺国际工业城、手表珠宝产业园、天赐国际软件园等项目建设。大孤山经济区重点发展精细化工、精密机械加工等产业,推进丹东石化搬迁扩建项目开工建设,加大精密加工产业园招商力度,完善生活配套区服务功能。东港和前阳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再生资源加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产业,重点抓好天津钢管集团废铜加工、东港宇鑫公司静音板、前阳汽车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环保装备、防护纺织品、新材料等产业,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向园区集聚,重点抓好安泰尔医疗防护制品、天助国际物流园等项目建设。翡翠湾完善产业布局规划,重点发展商贸、物流、地产等产业,推进新东方国际商贸城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继续实行重大项目推进责任制,加大项目协调和调度力度。推进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345个,重点抓好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00个。

  着力抓好一批新开工项目。推进恒星尼龙56、奥翔石墨深加工、天冶硼业富硼渣、金丸纳米直接制版机、锦都农产品加工、凤凰山景区综合开发、天桥沟黎明小镇、富地城商贸物流、五龙温泉酒店度假村以及丹东港大东港区化工、汽滚、散杂泊位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加快推进一批续建项目。沈丹客专、丹大快速铁路路基桥梁隧道工程全面完成。黄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完成设备安装。凤城三义集团高端氧化钙项目进行设备安装。东港东北亚商贸城、宽甸兴隆商业大家庭、鹏欣水游城、宗裕城、喜来登酒店、大孤山应急供水等项目加快建设。

  确保一批项目竣工投产。重点抓好东港佰山木业轻体材料、凤城博斯亚糖业、宽甸碧水人参保健酒、中朝鸭绿江公路大桥及口岸联检物流区、木都广场、丹东新区医院、大东港区20万吨级矿石泊位、丹东机场新航站楼等项目,实现年内竣工投产或投入使用。

  全力推进一批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丹东化纤搬迁、北方造纸集团百万吨造纸、丹东世贸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提升县域经济实力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和观光农业,提升现代农业综合效益。以粮食高产、精品果蔬、现代渔业发展为重点,打造一批名特优农产品示范基地和农业精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40万亩,粮食产量85万吨以上。肉蛋奶总产量55.7万吨,增长4%。水产品产量63.9万吨,增长5.9%。多渠道筹集“菜篮子”工程建设资金,抓好新菜田开发建设和设施蔬菜小区改造项目,蔬菜产量100万吨以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生态建设,促进林业产业开发。

  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鼓励发展农村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继续推进投资1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重大项目建设。力争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20户。

  着力提升县域经济实力。加强县域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县域重点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建设,努力培育超百亿产业集群。壮大“一县一业”规模,抓好“兴边富民”特色优势产业建设,吸纳更多人口从业经营。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提升县城和人口大镇商贸集聚区的服务功能,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四)壮大工业经济规模,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壮大工业经济规模。继续实施百户骨干企业提升、百户亿元企业培育、百户小微企业成长“三百工程”,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和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充分利用各项政策和资金,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新增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以上企业1户、10亿元以上企业2户。全力促进超百亿元投资项目尽快落地。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产业集群。进一步加大对重点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的推进力度,重点培育发展海洋工程装备、软件服务、节能环保、生物及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仪器仪表、防护纺织、汽车及零部件等重点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推进智能煤气表扩建、新能源汽车、天赐国际软件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发展临港经济,重点推进港区石化及精细化工、新材料等临港产业。

  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着力推进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提升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围绕精密装备、仪器仪表、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实施100个科技含量高、产业拉动力强的项目。抓好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产业升级改造。

  (五)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增强城区经济发展动力

  促进消费市场繁荣。开展系列主题促销活动,继续抓好夜经济。以万达广场为中心,整合新乐购、锦绣家居、安东老街等商业设施,培育和发展新商圈。加快新安步行街地下商城建设,加大新柳、金元宝、宝山市场等商城改造升级力度。推进亿丰国际建材城、丹东蔬菜批发市场移地扩建、乐购珍珠店等项目建设,推动仁和商业街、国门湾科技五金城、金园大厦电子市场等商贸项目开业运营。发展电子商务,拓展信息、老年、健康消费和以乡镇农贸集市为重点的农村消费。

  加快发展旅游和物流产业。抓好鸭绿江、天桥沟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重点发展赴朝、红色、温泉、沟域和乡村旅游,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加快推进辽宁(宽甸)生态旅游实验区建设。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旅游业总收入415亿元,增长10%。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加快推进大桥口岸等物流园区建设,新增省级示范园区、示范企业3-5家。

  增强城区经济发展动力。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新兴业态服务业集聚区占全部服务业集聚区40%以上,形成1-2个营业收入超50亿元的省级城区服务业集聚区,进一步搞活城区经济。

  (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

  加快开放和区域合作步伐。积极组织域外招商活动,以央企、世界500强、国内行业百强企业为重点,力争在百亿元项目上有所突破。加快推进重点企业海外上市工作。加快推进黄金坪配套区的批准和设立,做好保劳区申报工作。积极推进沿边开发开放试验区设立工作。积极争取《东北东部经济带发展规划》纳入国家战略,深化与东北东部城市的经贸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展丹东港陆港建设,完善港口物流网络。

  加强对外经贸工作。巩固发展水产品、纺织服装、建材深加工3个省级出口基地,争取汽车零部件和草莓列为省级出口基地。巩固朝、日、韩等传统外贸出口市场,开拓欧盟、非洲、南美等新兴市场。继续办好中朝经贸文化旅游博览会,重点扶持外贸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境外投资。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展会。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扩大外派劳务。

  (七)提升财政综合实力,增强金融支持力度

  提升财政综合实力。健全财政增收机制,努力培植新税源,完善收入征管体系,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实施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保证各项民生等重点支出需求。严控政府债务风险。

  增强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实现各类融资240亿元。其中,银行机构新增贷款100亿元。新增上市企业1家,完成上市申报2家。推动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15亿元。争取新设担保机构3家,新设或引进金融机构2-3家。

  (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继续实施公办幼儿园建设工程,建设乡镇以上公办幼儿园10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达到20%,建设1-2所特色普通高中。加强职业学校建设,优化专业设置,增强服务地区经济发展能力。

  发展文体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探索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免费开放的保障机制。加强文物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抗美援朝纪念馆改扩建工程。全力承办好十二届省运会。继续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进百公里健身步道工程,完成锦江山、元宝山、帽盔山和珍珠乐园等路段的步道改造。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专业化水平。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巩固和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积极稳妥推进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抓好乡镇卫生体系建设,及时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政策。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重点防止传染病疫情暴发流行。

  (九)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强化节能减排工作。继续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审工作。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重点支持节能低碳产业、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加快推进“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各项节能减排目标达到省政府要求。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全面启动生态市建设工作。强化环境监管,严格环境准入,严把项目环评关,严控污染项目落地。控制新增污染源,强化重金属、饮用水源等重点领域和行业风险防控。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施碧水蓝天青山工程,坚决保护好丹东青山绿水。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开展农村环境治理,加快改变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

  (十)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千万百计扩大就业。继续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全地区实现实名制就业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零就业家庭继续保持动态为零。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全面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全地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88万人,全地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107.3万人。

  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保证百姓食品安全。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坚决杜绝重大以上事故发生。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和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均控制在省指标以内。全力做好百姓安居、扶贫帮困、道路改造等各项民生工作。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竣工保障性住房7700套,改善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大修道路14条,实施四号干线锦江山隧道贯通工程和东楼线、黄海路、花园东路建设、改造。解决6万人以上农村人口饮水困难问题。深入开展“四城联创”和平安丹东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各位代表,实现2014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为建设大气秀美新丹东、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