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ider html5
  • html5 slider example
  • slider in html5
  • html 5 slider
  • html5 slider template

关于丹东市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6/4/25 9:38:00 来源:市财政局 浏览:()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全市财税部门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和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各项决议,严格按照“三严三实”工作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新《预算法》,在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积极应对财政减收形势,全面拓宽资金筹集渠道,稳步推进财政预算改革,努力提高综合绩效水平,全力保障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一)全市预算执行情况。

  根据快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6.3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2.1%,下降47.3%,根据财政部规定将异地土地流转指标收入改列基金收入,可比下降45.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8.9亿元,下降45.7%;非税收入完成17.4亿元,可比下降44.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13.2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2.4%,增长3.6%。其中,教育方面支出28.2亿元,增长5.6%;科技方面支出1.5亿元,下降6.7%;农业方面支出28.6亿元,下降2.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1.8亿元,增长11.4%;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3.5亿元,增长13.6%;节能环保支出7.6亿元,下降33.8%;公共安全支出10.9亿元,增长5.3%;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2亿元,下降9%。部分支出科目下降,主要是由于上年上级专项一次性列支影响,及财政收入减收相应造成支出减少。

  2015年,全地区实现收支平衡,当年净结余216万元。

  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7.3亿元,为预算的81.2%,下降19.3%。其中,土地出让收入完成33.5亿元,下降19.4%。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4.4亿元,为调整预算的66.8%,下降26.9%。其中,土地出让支出完成25.5亿元,下降31.8%。

  (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5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0%,下降18.7%,可比下降6.7%。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5亿元,下降5.8%;非税收入完成9.9亿元,可比下降7.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84.3亿元,为调整预算的84.7%,增长60.7%。其中,教育方面支出4.6亿元,增长12.2%;科技方面支出1.3亿元,增长12.8%;农业方面支出5.7亿元,增长1.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2亿元,增长10.6%;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6亿元,增长29.1%;节能环保支出1亿元,增长18.3%;公共安全支出5.3亿元,增长16.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亿元,增长9.1%。

  2015年,市本级实现收支平衡,当年净结余216万元。

  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7.7亿元,为预算的83.4%,增长12.9%。其中,土地出让收入完成15.2亿元,增长16.3%。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4.2亿元,为调整预算的55.5%,下降11.8%。其中,土地出让支出完成11.7亿元,增长0.4%。

  各位代表,在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之前,依据财政收支运行预期,按照新《预算法》和法定程序,各级财政对预算收支指标进行了调整。调整原因主要一是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大部分行业增幅趋缓,其中采矿、制造、金融、房产等支柱产业税收不同程度出现下降。二是一次性项目税收影响。“十二五”前期,我市高速、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和水利、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集中投入,形成的大量一次性税收垫高了基数,2015年我市重大项目一次性税收减收超过10亿元。三是税费减免政策性减收影响。各项税收减免较上年减收2亿元;减免缓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35项,涉企收费减少1.8亿元。四是依法依规实事求是组织财政收入。落实省委、省政府“三严三实”工作要求,资源税、涉土税收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降幅较大。五是财政收入科目调整。根据财政部文件,对异地土地流转指标收入由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改列为基金收入管理。

  (三)2015年财政主要工作。

  2015年是我市财政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由于经济运行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阶段,我市财政收入在经历了连续多年的较高增长后,转入低位运行区间。各级财政面临着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回落,企业养老金发放压力加大,政府债务风险逐步累积,民生刚性支出普遍提标,公教人员调整工资等诸多难题,收支矛盾更加突出,改革任务更加艰巨。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各级财税部门敢于担当,奋发作为,做好“对内对外”两条战线工作,对内谋求实实在在增长,夯实财政收入规模,强化财政支出管理,对外打好“四张”市情特色牌,积极争取上级补助,提高财政保障能力。财政资金继续向民生领域倾斜,民生支出占比达到76%以上,没有将经济下行、财政减收的压力传导到民生保障和事业发展,稳定了财政经济基本面。

  1.坚持财税改革引领,积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

  完善政府预算体系。以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为目标,扎实推进财税体制各项改革。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一般不采取挂钩方式,防止“钱等项目和敞口花钱”。进一步明确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范围,建立起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预算体系,加大了政府性基金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切实增加政府统筹财力。

  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启动三年项目支出规划编制,以国家和省市战略发展规划、宏观调控政策为导向,以相关行业、领域和各部门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重点为依据,结合我市财力水平预期,及早合理谋划重点项目,构建预算管理新模式,为编制中期财政规划和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探索道路。

  建立透明预算制度。细化公开内容,扩大公开范围,创新公开形式,增加公开渠道,增强政府预算的透明度。市本级84个预算部门全部向社会公开了2015年部门预算及“三公”经费预算,所属8个县(市)区、经济区全部公开各自2015年财政预算信息。据省财政厅统计,我市是省内较早实现全地区预算信息全面公开的地市之一。

  完善税收制度。将执行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作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范围。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逐步推进增值税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增值税抵扣环节,降低了相关行业税负。全面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全年各类企业出口退税和税收减免累计18亿元。

  规范政府收支行为。根据新《预算法》和我市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市财税管理工作的意见》,把培植财源、组织收入放在重要位置,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财税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督促县区夯实发展基础,增加财政收入,在从严从实的前提下,强化征管应收尽收。积极探索政府公共资产(资源)有偿使用途径,研究制定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政策,努力开辟新的财源渠道。财政收入虽整体降幅较大,但增值税、营业税等主体税种实现了与同期基本持平,收入质量明显提升。

  2.坚持打造“民生财政”,实现民生保障水平明显改善。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安排资金1.4亿元,继续实施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安排资金近4000万元,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全地区1.6万名学生受益。安排资金1.1亿元,用于校舍维修改造和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安排学前教育专项4300万元,其中认定16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放补贴1100万元,惠及幼儿3000余名。安排资金2400万元,支持与我市产业相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大力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安排资金2.8亿元全面落实就业援助、创业培训、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等就业政策,全地区1.9万“4050”灵活就业人员享受社会保险补贴、近6500人获得公益性岗位、近5100人接受培训。全面落实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减轻参保用人单位负担。为2000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城镇妇女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亿元。

  及时发放企业养老金。2015年我市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支出规模达到73.7亿元,主要一是国家从2005年开始实现了企业养老金“十一连涨”,年人均标准从2005年的6800元提高到2015年的2.3万元;二是我市企业退休人数快速增加,从2005年14.5万人增加到2015年34.8万人。为确保企业养老金的及时足额发放,市财政在做好保费征管和争取补助的基础上,还想方设法从省个人账户基金借款26.3亿元,超借我市当年上缴额13.3亿元,有效弥补了29亿元的收支缺口,保障了企业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安排资金2亿元支持水库移民长远发展。安排资金2700万元实施精准扶贫,实施到户扶贫3.8万人,移民建房156栋,培训贫困劳动力3200人。安排资金155万元,进一步提高城市社区工作者生活补贴标准,年人均增加3600元。安排资金10亿元兑现了机关事业单位调整工资政策,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摸底测算等前期准备工作。实现了县乡两级惠农惠民补贴资金“一卡(折)通”发放全覆盖,累计发放各类补贴资金8亿元,受益人数达110万人。将村年均保障标准提高到9.7万元,其中村干部报酬提高到人均1万元以上、离任村干部年人均补助1300元。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安排资金2.1亿元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年人均基础养老金标准由840元提高到1020元,使全地区21.3万未纳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老有所养。安排资金2.9亿元继续提高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对象生活保障标准,按月享受政府救助群体达到9.3万人,其中,城市低保3.7万人,农村低保4.6万人,五保供养对象1万人,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农村五保分散和集中供养年人均标准分别增加了480元、370元、310元和840元。安排资金9100万元为贫困残疾人免费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家庭无障碍改造,为“四无”企业离休干部、市级劳模、军转干部及低保户等方面人员发放冬季取暖补贴和高龄津贴。支付公共租赁住房采购款650万元,向近2300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赁补贴560万元。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安排资金5.8亿元用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均等化服务水平,新农合及城居保补助标准由320元提高到380元。城乡居民医疗大病保险保费实行政府承担,减轻个人缴费负担。安排资金2000万元支持城乡医疗救助,年人均救助标准由5000元提高到1万元。

  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安排资金1400万元用于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农村幸福院和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安排资金2000多万元,顺利完成市文化宫改扩建、桃源多功能全民健身体育场改造、SK大厦附近多功能笼式体育场修建、三马路全民健身中心改建等体育惠民工程并投入使用。安排资金800多万元支持全民健身,实现“月月有赛事,天天有活动”,支持五百迎春、五彩周日、文化三下乡、朝鲜族民俗游园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丰富了广大市民的休闲文化生活。

  3.坚持打造“发展财政”,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显著进步。

  支持稳增长调结构,积极培育涵养税源。向上申报黄海新能源汽车补助4.2亿元,已到位4500万元。安排资金2800万元激励企业科技创新,安排资金3600万元支持外贸出口、中朝经贸旅游文化博览会及边民互市贸易区建设,安排资金4900万元推动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安排资金1200万元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安排资金2500万元落实购房优惠政策,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发展。落实收费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惠及企业4万余户。

  切实落实惠农政策,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安排资金2.5亿元用于发放综合直补、良种和农机具购置补贴、产粮油大县奖励。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5亿元,主要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3.6万亩,亩增产粮食作物达到100公斤以上,项目区农民户均增收800元以上。东港市成功申报辽宁省2015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争取上级补助1850万元。安排资金2100万元支持经济林产业带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安排资金2亿元继续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其中,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安排1亿元资金,为全市210个行政村新建村内道路420公里、附属桥涵890延长米,改善农村居民出行条件。安排资金1900万元,重点支持19个美丽乡村示范村项目建设,建设太阳能路灯1300盏、垃圾收集设施465处、文化广场16个,绿化植树8万株。

  保障重点项目需求,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安排资金9.6亿元用于高铁动迁、三湾水利枢纽、丹东机场和抗美援朝纪念馆改扩建等基建项目。安排资金1.5亿元用于爱民沟市政设施改造,安排资金1.8亿元用于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重点项目的有力推动对稳增长构成支撑,有利于我市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安排资金2.3亿元,全面推进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对花园路、金山大街、东平大街3个城市出入口和金山立交桥“三路一桥”改造,弥补了城市道路建设短板。以打造六纬路、七经街两条城市“样板路”为重点,提升道路品质和城市形象,对市区47条城市道路、桥梁进行了改造维修,结合道路改造实施了市政管网建设及老旧管网改造工程,新开辟2000多个停车位。安排资金1.5亿元用于爱河西支等河流治理、水利工程养护、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市本级筹措资金17.9亿元,助推丹东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进步发展。

  统筹各项事业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安排资金3.5亿元用于公共交通和渔业成品油价格改革补贴,稳定成品油市场供应。安排资金3500万元推动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实现672个行政村的全覆盖。安排资金2000万元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安排资金7000万元支持公交、燃气等公用企业发展。安排海岛和海域生态修复工程资金8300万元,主要用于大鹿岛、獐岛污水垃圾处理和海岸线整治加固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岛内居民生活环境,为海岛旅游大发展创造条件。安排资金1100万元用于新航线开发和航线航班补贴,推动“口岸机场、旅游机场”建设,今年我市相继开发了“丹东-首尔”和“哈尔滨-丹东-杭州”两条新航线。安排资金1亿元用于国家公益林、地方天然林管护,有效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安排资金2000万元支持“蓝天工程”以及生态功能区建设。

  4.坚持打造“绩效财政”,促进政府理财能力大幅提升。

  转变理财观念,强管理筑牢实基础。一是积极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实施项目储备,加快项目包装推介,实现了PPP项目信息的资源共享及全过程监控。二是积极与国家开发银行开展合作对接,市政府与国开行辽宁分行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的签署,有效吸引了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棚户区改造、污水处理厂建设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提高了公用事业运营效益。三是市财政精心谋划预算执行分析工作新思路,重新架构了分析评价体系,丰富了报表形式,充实了分析内容,由以前的每月十几页扩充至2本书的篇幅。分析内容包括分级财政预算执行特点和问题,重点经济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运行情况,同时关注链接了财经政策变化和社会经济热点。分析视野进一步拓宽,分析广度进一步拓展,并提出了许多新思路、新办法,对新形势下做好财税工作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四是强化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推动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严把资产购置关口,完善政府公物仓资产调剂功能,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五是继续推进政府采购、购买服务、国库管理以及非税收入收缴等改革,夯实财政管理基础。

  拓宽理财视野,市情牌开辟新财源。以争取落实西部开发财政政策为平台,以打好“边境、民族、生态保护和‘两抗’革命老区”四张市情特色牌为抓手,抢搭政策班车,努力增加我市各项转移支付资金规模。分析国家政策导向,掌握上级资金安排增减变化,组织全市开展争取上级政策资金统计汇总,想方设法与顶层设计对接,积极寻求向上争取突破口。争取国家对鸭绿江公路大桥附属口岸配套工程和抗美援朝纪念馆改扩建工程全额投资,省对丹东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丹东至首尔直通航班配套设施经费额外补助,研讨争取省赋予丹东突破辽西北战略优惠政策等。据统计,2015年争取上级各类补助资金较上年增加15亿元。

  创新理财方式,小投入带动大产出。一是将重点工作融入日常管理,在规范管理中挖掘“真金白银”,在全国县级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比中,我市综合成绩列全省第1名,获得上级奖补资金4252万元,其中,东港市全国排名第68位,成为全省唯一一个进入全国前200名的县(市);宽甸县在全省组织的县级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中位列第1名;凤城市全国排名较上年上升超过千位。二是建立中小企业助保金贷款和科技金融贷款补偿资金制度,安排资金1000万元,产生10倍放大效果,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三是为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滞后及不平衡问题,市财政选择13个行政村作为试点,从各村实际出发,研究确定了以马家岗村草莓小区为代表的产业依托型、以东大于村滩涂养殖为代表的资源开发型、以黑沟村休闲垂钓为代表的旅游开发型、以曾家村门市租赁为代表的物业增收型四种发展模式,拨付每村资金50万元,对村集体经济增收项目给予扶持,实现财政扶持政策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其中8个村当年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

  硬化理财约束,严制度界定新规范。一是大力控制新增债务,积极化解存量债务,争取置换债券额度60亿元,超出省应分配额度21.3亿元,是全省两个提前置换到期债务的市之一,降低置换债务年均利率50%,全年减少债务利息负担2.5亿元。制定债务偿还计划,通过控制项目规模、压缩公用经费、处置存量资产、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按时足额偿还到期债务本息69亿元,维护了政府信用。二是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大幅压缩“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统筹用于民生等重点急需领域。三是禁止无预算安排支出,严格控制超预算拨款,坚决制止擅自改变资金使用方向、调整支出用途、扩大开支范围和提高开支标准等行为,全面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强化绩效考核控制,实现绩效目标全覆盖。四是依法依规实事求是组织收入,结合约束性向预期性的转变,减少县区间乱拉税源行为,有效降低审计风险,为今后向上争取创造有利条件。五是不断创新监督模式,改变监督方法,建立全员参与的财政监督联络员工作制度,提高了财政监督的整体效能。历时半年时间,开展全地区涉农资金专项整治等监督检查,涉及资金61.6亿元,有效保障了财政资金安全运行。六是发挥财政投资评审职能,拓宽评审领域,缩短评审时间,完成审核项目740个,总金额近18亿元,审减率17.3%,完成土地收储成本审核项目24个,总金额32.4亿元,审减率5.8%。

  总体来看,2015年全市各级财税部门以积极的态度认识“新常态”、以向上的精神适应“新常态”、以担当的作风引领“新常态”,实现了财政收支运行平稳,民生保障水平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显著进步,政府理财能力大幅提升。但也应看到,在当前严峻复杂的形势下,对财政运行规律的认识仍然把握不足、预期不够、准备不充分,对政府债务、社会保障与城市建设等积累性矛盾还没有形成彻底有效的解决方案,抵御区域性财政风险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对此,我们将进一步坚持实事求是和问题导向,主动思考,主动作为,不回避,不退让,提前准备应对预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有效解决当前财政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难点问题。

  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6年国家和省出台的主要财政政策是,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继续完善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加力增效,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财税政策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加大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保障基本民生支出,压缩其它支出,着力转方式、补短板、防风险、促开放,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持续增长动力。

  依据国家和省财政政策要求,2016年我市财政工作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省、市历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打造“民生财政、发展财政、绩效财政”。准确把握和积极适应“新常态”,坚持依法理财、向上争取、增收节支和提质增效“四项方针”,全面做好当前与长远、速度与质量、存量与增量、巩固与创新、风险与持续“五个统筹”。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积极应对下行态势,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财政政策环境,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厉行节约有关要求,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继续优化支出结构,支出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强债务管理,防范财政风险。

  遵循上述工作总体思路,结合我市国民经济发展主要预期指标,2016年财政收支预算和工作措施拟安排如下:

  (一)全市预算收支安排。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拟安排67.8亿元,增长2%,其中,税收收入拟安排49.9亿元,增长2%;非税收入拟安排17.8亿元,增长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拟安排149.6亿元,比上年预算下降15.6%,主要是财政收入比上年预算减少。

  全地区当年预算收支平衡。

  基金预算收入拟安排36亿元,下降3.4%,其中,土地出让收入拟安排33.8亿元,增长0.9%。基金预算支出拟安排32.3亿元,比上年预算下降30.5%,其中,土地出让支出拟安排28.3亿元,比上年预算下降30.5%。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拟安排101.7亿元,增长19%,其中,企业退休职工养老保险基金预算收入拟安排56.1亿元,下降8%。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拟安排137.9亿元,增长40%,其中,企业退休职工养老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拟安排93.5亿元,增长24%。

  (二)市本级预算收支安排。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拟安排12.7亿元,增长2%,其中,税收收入拟安排2.9亿元,增长12.1%;非税收入拟安排9.9亿元,下降0.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拟安排53.7亿元,比上年预算增长6.1%。

  市本级当年预算收支平衡。

  基金预算收入拟安排18.9亿元,增长6.8%,其中,土地出让收入拟安排17.1亿元,增长12.5%。基金预算支出拟安排17.5亿元,比上年预算下降17.5%,其中,土地出让支出拟安排15.5亿元,比上年预算下降11.9%。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拟安排55.1亿元,增长25%,其中,企业退休职工养老保险基金预算收入拟安排34.1亿元,增长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拟安排79.7亿元,增长34%,其中,企业退休职工养老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拟安排58.6亿元,增长18%。

  (三)确保完成2016年预算任务的工作措施。

  2016年,我市财政经济仍将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攻坚阶段,财政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在严峻形势面前,各级财税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下,有信心、有能力迎接新的预算年度中的各项挑战。

  1.突出财力统筹,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增加可用财力规模。立足当前经济发展实际,科学做好财政收入预期,稳速度、提质量、增效益,实事求是应征尽征。善于运用市场机制,继续挖掘资产型、资源型收入增收潜力,拓宽政府可用财力来源。有效盘活存量结余结转资金,加大一般公共预算与政府性基金预算统筹使用力度,建立健全财政存量资金与预算安排统筹结合的机制。加强对国库资金运行情况的统计和监测,合理控制资金运转。

  向上争取对下扶持。根据中央、省转移支付政策调整方向,继续打好“边境、民族、生态保护和‘两抗’革命老区”四张市情特色牌,发动各县(市)区、各部门做好项目包装,争取项目对接。重点争取边境地区特殊事务、东水西调生态补偿、海绵城市试点等补助,在2015年争取到位上级补助基础上,力争今年再增加10亿元。根据国家和省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办法,优化我市对下转移支付结构,提高县级财力保障水平,帮助基层财政尽快走出困境。

  2.突出以人为本,共享民生财政成果。

  推进民生事业发展。巩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改善,继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规划,推进职业教育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扶困助学体系。全面落实各项社会保险和就业创业政策,继续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调增城乡低保边缘户认定标准,扎实做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工作,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各项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加快城乡建设步伐。大力支持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改善百姓居住条件,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城市道路改造、绿化亮化等项目实施,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面貌。全面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和宜居乡村建设,继续开展村内道路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落实农村扶贫开发政策,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继续实施“蓝天工程”,支持造林绿化、节能减排、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既注重当前提高经济效益,又着眼长远降低生态成本。

  3.突出财源建设,创新发展财政模式。

  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全面落实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粮食直接补贴等惠农补贴政策。加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投入,土地治理面积力争达到7万亩。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和高效经济作物,重点实施东港大米等农产品品牌战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继续支持现代畜牧业和渔业发展,推动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环保型畜禽养殖,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实施财政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由去年的13个村增加至30个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通过贷款贴息、财政补助等方式,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左右。

  培育催生发展动力。落实企业研发创新普惠性政策,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发挥财税政策资金引领作用,建立1亿元产业基金,重点推进生物基尼龙、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发展。坚持“以港兴市”发展战略,支持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推进鸭绿江精品旅游带项目建设,提高旅游产品供给水平。支持实施外贸“走出去”战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落实税费优惠政策,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融资帮助,为企业发展营造宽松环境。

  创新财政投入方式。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通过股权合作、财政补助、设立PPP基金等财政政策,在市政基础设施等领域,构建多元化、有效率的投融资机制,拉动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各类财政性投资基金的引导带动作用,不再新设竞争性领域专项资金,竞争性领域投入主要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

  4.突出质量效益,提高财政理财水平。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稳步推进各项财税改革进入深水区。落实各项稳增长税收优惠政策,认真做好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等领域“营改增”改革扩围。继续推动市直部门和县区及时、全面公开预决算信息,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管理,降低政府采购成本,加大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力度,努力实现政府采购“廉洁高效、物有所值”的目标。加强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健全政府购买服务绩效评价机制。建立健全行政事业资产预算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政府公物仓功能,强化资产配置与资产使用支出管理。

  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严格执行新《预算法》和上级有关规定,落实政府债务余额限额管理政策,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健全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制度,完善债务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积极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切实履行偿债责任,维护政府信用。制定并实施政府债务管理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强化考核问责,加大对违法举债担保行为的惩处力度。继续利用置换债券政策化解政府存量债务,减轻存量债务利息负担,力争再超额向上争取置换债券额度。

  强化预算执行刚性。以新《预算法》和《关于加强全市财税管理工作的意见》统领全市财税工作,加强规范化管理和制度化建设。坚持财政收入征管的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强化支出预算约束,严格执行同级人大批准的支出预算,认真履行调整预算法定程序,严禁超预算或无预算安排支出。健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逾期没有下达的预算资金全部收回总预算,提高预算执行均衡性。落实“约法三章”有关要求,严控“三公”经费、会议费等一般性支出。

  扩大绩效评价影响。按照全面考核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用性的原则,综合使用定量与定性分析,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全面提升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质量,形成资金分配与资金管理的良性互动机制。加强项目库系统建设,所有预算项目全部从项目库中提取,除偿债等预算项目外,市本级预算绩效管理实现全覆盖,加大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力度。

  严格财经纪律约束。按照《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办法》,健全财政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和财政资金重点投入及民生保障等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各类专项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财政收支行为,确保财政工作依法依规和财政资金安全有效,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审计监督,切实落实各项整改意见。

  各位代表,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而光荣,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的决策部署,勇于担当,锐意进取,扎实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为全市社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做出应有贡献,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更加坚实的财力保障!